听新闻
放大镜
“小对象”App上没对象
2024-09-24 15:06:00  来源:检察日报

  “相亲找对象就上‘小对象’App”。看到这个广告语,不少人以为在网上能找到真爱,没想到聊天还要充值金币、获取女方联系方式要不停地送虚拟礼物……原来,这是一场以恋爱交友为幌子的网络骗局。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花样多、套路多,甚至形成了犯罪产业链,这就要求检察机关在办案的各个环节中必须做到更深入、更细致、更扎实,透过表象厘清真相,准确适用法律,促进精准有效打击。”8月7日,在介绍不久前二审裁定维持原判的一起电信网络诈骗案时,该案承办检察官、安徽省合肥市检察院经济犯罪检察部副主任高娟对记者说。

  交友软件上为何会出现诈骗案?他们又是如何非法获利的?涉案金额为何能高达2亿元?经过11个月的深挖细查,合肥市检察院检察官在大量的证据材料中抽丝剥茧、查明真相,逐步揭开了这起网络交友类诈骗案的“伪恋爱”面纱。

  一个交友软件

  牵出电信诈骗案

  2022年3月8日,周某向警方报案,称其在“小对象”App上被骗2万余元。当日,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公安机关经过初步调查发现,“小对象”App是由许某、吴某经营的某科技公司(以下简称“科技公司”)于2021年下半年开发的,几乎在同一时期,该公司还推出了“陌伴”等一系列数据互通的交友软件。

  该公司通过与某公会(专门招募女聊手并对其进行话术培训的组织)的负责人邓某、周某合作,招聘该公会旗下大量女聊手在平台冒充普通用户。女聊手们隐瞒真实身份、地址,迎合男用户需求,通过谎称可与其谈恋爱、结婚等方式取得他们信任,随后借助平台设置的刷亲密度开启畅聊模式、刷礼物解锁详细信息等规则不断索求礼物,诱骗他们在平台持续充值消费,直至他们无力支付,便以“冷处理”方式慢慢淡化感情,甚至直接拉黑。

  由于该案中涉及“小对象”等多个交友软件且用户数量庞大、分布范围广,案情十分复杂,2022年10月14日,经公安机关商请,合肥市检察院依法提前介入,从犯罪性质认定、诈骗链条挖掘、电子数据收集及审计等方面引导侦查。

  拨开迷雾

  诈骗链条水落石出

  女聊手、公会、平台是这场诈骗中的三个当事方。到底有哪些人参与实施了诈骗,这三方又分别充当什么角色,成为高娟在办理案件中必须调查清楚的问题。

  首先是女聊手。根据调取的平台聊天记录、女聊手的供述和被害人的证言,检察官认为女聊手哄骗男用户持续充钱刷礼物的行为具有诈骗性质。高娟介绍,一些女聊手在讯问中直接表明了诈骗故意,“一名女聊手曾说自己和老公很恩爱,并且近期已怀有二胎,在平台上之所以说自己离异单身想谈恋爱,只是为了骗男用户的钱。”

  其次是公会。女聊手并非“自学成才”,她们的话术基本都是由公会传授。在审查中检察官发现,公会招募这些女聊手后会由董某负责对她们进行定期培训,内容从注册时如何选择头像,到怎么根据男用户的位置说自己的位置,甚至还有长达5页的“关于盘礼物方法”等等。“从证据事实看,公会组织诈骗的行为也是毋庸置疑的。”高娟说道。

  女聊手和公会的诈骗行为是比较直接、容易证明的,而科技公司作为平台方,其有无犯罪故意、又是如何参与犯罪的?查明这一事实则是该案的难点。

  “许某等人曾表示,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他们发现只有与公会合作,招募大量女聊手到软件里当‘托儿’多聊、多骗,平台才能多牟利。”在检察官看来,虽然许某等人曾在口供中明确供述犯罪行为,但审查发现对于认定科技公司与公会是共同犯罪这一事实的客观性证据较为薄弱,认定可能存在困难。

  梳理全案证据后,2023年4月21日,检察机关将该案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引导公安机关对调取的电子数据进行全面梳理。公安机关经梳理发现,“小对象”App在宣传策略和使用规则中有很多特别设定——以“真人异性交友”为幌子向男用户推广,以赚钱名义向女用户推广。男用户必须充值、赠送虚拟礼物才能和女用户聊天,而女用户不仅能免费获取礼物送给男用户,还能按比例把男用户送的礼物折现。软件还设置了亲密度规则,通过后台程序设置,屏蔽手机号码、地址等特定关键词,只有达到一定亲密度,男用户才能获得女用户的联系方式,如果想进一步发展社交关系,男用户必须不断充值送礼物。该软件优先推广公会女聊手账号,严格限制普通女用户使用软件。此外,公安机关还在科技公司的电脑数据中发现了有关女聊手的话术材料等客观证据。

  检察机关经审查认为,这些证据能够证实该公司对女聊手的诈骗话术及行为明知,具有诈骗的主观故意,应当认定构成诈骗罪。

  在详细审查全案证据材料后,检察官最终明确了科技公司、公会、女聊手诈骗路径,即科技公司和公会合作,通过规则设置,为女聊手的骗术提供实施平台;公会负责招募、培训女聊手;女聊手则通过话术索求礼物,诱骗被害人在软件上不断充值消费。诈骗所得统一进入科技公司账户,再由科技公司与公会、女聊手按比例分成。

  剥茧抽丝

  精准认定诈骗数额

  全面收集证据,层层抽丝剥茧查明后,面对海量的交易记录,如何精准认定诈骗数额成为检察官在提起公诉前面对的最后一道难题。

  该案中,男用户在软件中消费的是虚拟金币,每名男用户充值兑换虚拟金币的比例不同,把每个女用户获取的虚拟金币准确折算成人民币十分困难。因此,审计思路的确定就显得非常关键。

  为破解这一难题,2022年10月至2023年8月,合肥市检察院经济犯罪检察部多次召开检察官联席会议,针对案情分析研判,决定对全部电子数据进行审计。经审计,2021年9月至2022年6月,科技公司和公会骗取金额超2亿元。

  2023年9月7日,合肥市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对科技公司的许某、吴某,公会的主要负责人邓某、周某、董某等5人提起公诉。12月4日,合肥市中级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分别判处5名被告人有期徒刑十五年至十四年,各并处罚金50万元。判决后,许某、吴某等人提出上诉。

  今年5月16日,该案二审开庭。6月17日,二审法院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编辑:程晓雪